解读易经(第五卦)——需卦

    8.1万阅    字体: 

需卦

5.1

需:有孚,光亨,贞吉。利涉大川。

白话:需卦:有诚信,广泛通达,正固吉祥。适宜度过大河。

解读

1.需字古文字写法即是需卦之象

古甲骨文“需”字有水点之形,而另一部分则有的从“大”,有的从“天”,而“大”和“天”在古文字中都是人的正面站立之形。其后在西周早期金文中水点变为雨而下半部分仍留存“天”字。上为水,雨,下为天,恰是水天需卦。

“需(儒)”字的原型上为雨,下为人形,其形义反映的是求雨仪式。国学大师章太炎以为“儒之名盖出于需”,而“需”指的是求雨的巫觋。章太炎生前曾强烈质疑甲骨文的真实性,然而甲骨文却验证了他的“需(儒)”字的解读是正确的。

《庄子.田子方》:“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,履句屦者知地形,缓佩玦者事至而断。”(白话:儒士戴着圆形的帽子代表通晓天道,穿着方形的鞋子代表通晓地理,用五色绦绳穿玉玦做配饰,代表能决断人事。)

《庄子》的记载却仍可以看出原始之儒即是巫。中国的巫,其早期最主要的职能便是测知天地、沟通天人,也就是对“道”的探寻。《周礼.天官.太宰》有云:“儒,以道得民。”

《帛书易》子曰:“我观其义耳。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。”(孔子说:我求其德义,我与史巫同路而不同目标。)这是孔子的自证。

有学者以为古“需”字为沐浴(象是水洒在身上),这是把当代人的“淋浴”强加到古时侯人身上了,古时侯人沐浴是在浴盘里(称为鉴,《说文解字》云:“鉴,大盆也,”盛水用作洗器,《庄子.则阳》有“灵公有妻三人,同鉴而浴”的记载。)

2.需卦是下乾上坎,水天需卦。《序卦传》说:“物稚不可不养也,故受之以需。需者,饮食之道也。”饮食养身以等待天命也。

3.孚:诚信。

5.2

彖曰:需,须也;险在前也。刚健而不陷,其义不固穷矣。需有孚,光亨,贞吉。位乎天位,以正中也。利涉大川,往有功也。

白话:彖传说:需,等待。危险在前边。刚健不会陷于危难,正义不会遭遇穷困。需卦有诚信,广泛通达,正固吉祥。(主爻九五)位于天位,即中且正。利于渡过大河,前进会成功。

解读

  1. 需卦的卦辞和彖辞都由主爻九五而来。
  2. 需的原始读音需,须:等待。“需”,《帛书易》作“襦”,《归藏易》作“溽”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儒,柔也,术士之称。从人,需声。”推测,“需”最早或读ru,因后来释义为“须”而读xū。(需、儒,古时侯通用。)
  3. 需卦上卦为坎,坎为险,陷,穷;下卦为乾,乾,刚健,正义。所以说:“险在前也。刚健而不陷,其义不固穷矣”。
  4. 需卦的主爻是九五,五为天位,九五既中且正,故“有孚,光亨,贞吉”。又因下卦为乾,刚健有德,所以“利涉大川”。

5.3

象曰:云上于天,需。君子以饮食宴乐。

白话:象传说云气上升到天上,这是需卦的象。君子效法于此当饮食安乐。

解读

  1. 上坎为云,下乾为天,云气升腾聚集于天空,万物等待下雨。需是原始儒士祈雨的状态。古时侯人对云的形成,对云雨规律的熟悉与现代气象科学相差无几。乾卦《彖传》“云行雨施,品物流形” (云气流行,雨水布施,众物周流而各自成形)。
  2. 君子效法这一卦象,如《周易程氏传》云“饮食以养其气体,宴乐以和其心志,所说居易以俟命也。”(白话:饮食养身,宴乐养心,平心静气以等待天命)。等待机遇要有耐心和快乐的身心。

5.4

初九:需于郊,利用恒,无咎。

象曰:需于郊,不犯难行也;利用恒,无咎,未变态也。

白话:初九——在郊外等待,适宜持之以恒,没有过失。象传说:在郊外等待,不冒险前进;适宜持之以恒,没有过失,没有失去常道。

解读

  1. 需卦是等待。初九离上坎的危险最远,如在郊外,这时尤其需要耐心和恒心。
  2. 《论语.子路篇》子曰:“南人有言曰:‘人而无恒,不可以作巫医。’善夫!”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。”(注:恒卦九三爻辞)子曰:不占而已矣。”孔子说:“南方人有句话说:‘人假如做事没有恒心,就不能当巫医。’这句话说得真好啊!”“人不能长久地留存自己的德行,免不了要遭受耻辱。”孔子说:“没有恒心的人不能为他占卦。”
  3. 巫是最早的儒,儒的使命就是“以道得民”,是为天下排除险难的君子,“险在前也。刚健而不陷,其义不固穷矣”,需卦下卦的乾卦表示君子,“天行健,君子以发奋图强”,就指的是持之以恒。
  4. 由于初九刚爻居阳位,又与六四相应,既正且应,所以说“未变态也”,没有失去恒常之道。

5.5

九二:需于沙,小有言,终吉。

象曰:需于沙,衍在中也;虽有小言,以终吉也。

白话:九二——在沙滩上等待,有小的责难,最后吉祥。象传说:在沙滩等待,宽绰居中;虽有小的责难,最后还是吉祥。

读:

  1. 衍,原意指水往四处漫延,引申为宽绰。
  2. 九二逐渐接近上卦坎水,已经到了岸边的沙滩上了。互卦下兑,兑为口,为毁折,故有“小言”。然九二得中,故“衍在中也”,最终吉祥。

5.6

九三:需于泥,致寇至。

象曰:需于泥,灾在外也。自我致寇,敬慎不败也。

白话:九三——在泥沼里等待,导致贼寇来临。象传说:在泥沼里等待,灾难就在外边。自己导致贼寇来临,只要恭敬谨慎就不会招祸。

解读

  1. 九三已经到了上卦坎水的边上,以“泥”象征。坎为寇,灾难就在外边。
  2. 九三与上六相应,所以可以通过敬慎以避祸。 

5.7

六四:需于血,出自穴。

象曰:需于血,顺以听也。

白话1:六四——在血泊中挣扎,最后脱离险境。象传说:在血泊中挣扎,顺应变化,服从建议,(得以出险)。

白话2:六四——祈雨用器皿盛血滴,效法水汽自地穴中升腾。象传说:祈雨用器皿盛血滴,顺应变化,服从自然。

解读

  1. 六四处于坎卦,所以进入险地受伤,坎为血卦。
  2. 由于六四与初九相应,又顺从九五,坎为耳,所以“顺以听也”,得以出险。 孔子云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。”孔子之“耳顺”恰是《象传》之“顺以听也”。
  3. 六四新解:血字甲骨文写法是祭奠器皿中浮着一滴水(滴血)的形象。

以此推断,“需于血,出自穴”有两义,一者先儒求雨以器皿盛滴血献祭上帝,或者是先儒求雨时把水滴入器皿,让水滴蒸发为水汽,以此导引大地之沟洫,让地下之水升腾于天(出自穴)。故《九家易》曰:“云从地出,上升于天,自地出者,莫不由穴,故曰‘需于血,出自穴’也。”

孔子为何说“需于血,顺以听也”?由于六四与前三个阳爻性格不同,下卦乾卦刚健主动,于郊、于沙、于泥,层层逼近,有“致寇”之险。六四阴爻柔顺,与初九相应,与九五相承,遇九三刚进而退避,处坎卦为耳,引申为听,所以“顺以听也”。《九家易》曰:“云欲升天,须时当降。顺以听五,五为天也。”

5.8

九五:需于酒食,贞吉。

象曰:酒食贞吉,以中正也。

白话:九五——在享用酒食中等待,正固吉祥。象传说:在享用酒食中等待正固吉祥,由于九五既中且正。

解读

  1. 九五爻为全卦主爻,需卦卦辞由此而来。
  2. 坎为水,引申为酒食。酒,宴乐,食,饮食。饮食宴乐,是等待天命的意思。程颐说:饮食养身,宴乐养心,平心静气以等待天命。假如说君子只顾于饮食宴乐,岂不是酒肉饭桶?大家不要被孔子说的“需者,饮食之道”所误会,需即是儒,儒是“以道得民”。
  3. 九五“需于酒食”,刚健中正以居尊位,尽《需》之道,故《彖传》特举此爻,以当彖辞之义,而《大象传》又特取此爻爻辞,以蔽《需》义之全。
  4. “需于酒食”,也有用酒食祭奠以祈雨之意。 

5.9

上六:入于穴,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吉。

象曰:不速之客来,敬之终吉。虽不当位,未大失也。

白话1:上六——进入洞穴,有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来了,恭敬他们最终吉祥。象传说: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来了,恭敬他们最终吉祥,上六固然位置不当,却没有大的过失。

白话2:上六——雨水流入地穴,不请自来了三位客人,恭敬他们最终吉祥。象传说:不请自来的三位客人来了,恭敬他们最终吉祥,上六固然位置不当,却没有大的过失。

解读

  1. 坎为穴,六爻动,变卦为巽,巽为入,故“入于穴”。
  2. 不速之客成语即来源于此卦。这三位客人就是下卦乾的三个阳爻。上六与九三相应,所以两爻爻辞或象传都有“敬”字。
  3. 虽不当位:朱熹言“‘不当位’未详”,上六柔爻在阴位,是当位,此处的“不当位”当指不在适当的位置上,因六爻为事物发展的穷尽,位置不当,又阴爻乘于刚爻之上,谓“乘刚”,但由于与九三相应,而没有大的过失。

上六新解:

上六需卦祈雨到了最终,雨终于下了,水往低处流,所以说“入于穴”。上六为阴爻,为被动,此“入于穴”是被动而非主动,坎为水,为沟渎,所以只能是水被动流入低处。上面传统的解读:则是主动进入洞穴。

雨水着落,径流流入沟渎,此即坎卦下降之象,下卦乾卦三个阳爻必然主动相迎,此即是“有不速之客三人来”的原意,由于三位阳爻是主动来迎,不是上六主动邀请的,所以说“不速”,但上六阴爻与九三相应,有柔顺之德,所以“敬之”。“虽不当位,未大失也”,

需卦历史再现:商汤祈雨

《吕氏春秋·顺民》:汤克夏而正天下。天大旱,五年不收。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:“余一人有罪,无及万夫;万夫有罪,在余一人。无以一人之不敏,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!”于是剪其发,磨其手,以身为牺牲,用祈福于上帝。民乃甚说(悦),雨乃大至。

商汤对天祷告:“假如我有罪过,不要牵连天下庶民;天下庶民有罪过,不要怪罪他们。所有的罪过都由我一人来承担。上帝要惩罚,就惩罚我一人,不要伤及庶民。”并自剪其发,自断其指,然后跳到燃着熊熊大火的柴堆上,以身为祭奠的牺牲,为民祈福于上帝。庶民大为感动喜悦,大雨于是倾盆而至。

“剪其发,磨其手,以身为牺牲”,是“需于血,出自穴”舍身取义的体现,“民乃甚说(悦)”,似“需于酒食”,“雨乃大至”,似“入于穴”。

商汤这种愿代天下庶民受苦难的自我牺牲精神,亦恰是需卦精神的体现。

本文源自:李守力解读易经

所属专题:《为大众解读易经》(68篇)

相关阅读

分享到朋友圈:

  • 1、在手机中打开微信App。
  • 2、使用微信中的【扫一扫】功能扫描左边的二维码,开始分享。

分享给朋友:

  • 1、在手机中打开微信App。
  • 2、使用微信中的【扫一扫】功能扫描左边的二维码,开始分享。
稍后转到: